文化武陵源

武陵源的奇山异水和生态环境无不凸显着原始美,但并不能说明这里就是无人区。早在两千多年以前,武陵源一带就有人类繁衍生息,世代居住着土家族、白族、苗族等少数民族,至今仍保持着独特而美丽的民俗文化。

文化遗产

    武陵源是美国电影“阿凡达”和中国古典名著《红楼梦》、《西游记》及《钟馗伏魔》、《捉妖记》等电影、电视部分实景拍摄地。1978年,武陵源被世界发现,被誉为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的风景明珠;武陵源于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张家界建设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——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;1988年8月,武陵源被列入国家第二批40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内;1992年被联合国列入《世界自然遗产名录》;2004年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地质公园 ;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首批5A级景区;2008年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;2010年11月,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被国际地质学术界正式命名为“张家界地貌”;2012年,入选“2012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。


    截至2012年,张家界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5类100多项,其中桑植民歌首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,张家界阳戏、张家界高花灯、慈利板板龙灯首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张家界硬气功曾随国家领导人赴欧洲七国演出。溪布老街、魅力湘西成功获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国家4A景区。


    少数民族 
    “土家”做为族称开始出现是在汉族人大量迁入之后,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。土家族人自称“毕兹卡”,是“本地人”的意思。土家族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,其中土家族妇女的织绣艺术是其骄傲的传统工艺。土家人见面要互相问候,当家有来客之时,必盛情招待。若是逢年过节时来到土家做客,这时主人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,等到两面均烤得金黄开花后,吹拍干净并灌入白糖或蜂蜜,双手捧给客人。在一些特别的地方,土家人给客人吃糍粑有些特殊的讲究,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,客人要接过就咬,不许吹拍火灰,在这时主人就会抢回去吹打拍净,蘸上糖再给客人。 


    民俗习惯 
    土家族的姑娘们是用哭声来迎接自己结婚大喜之日的。新娘大都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开始哭,有的甚至要哭上一个多月,最少也要三、五日。土家人把是否会唱哭嫁歌,唱得好坏作为衡量新娘们贤德与才智的标志。《哭嫁歌》为土家族的习俗民歌。姑娘们在出嫁前的这一个月里,用歌声来表达出土家族妇女在封建买办婚姻制度下的不幸命运,同时唱出对自己亲人的依依不舍之情。土家人是根据出嫁的进程来划分《哭嫁歌》的哭唱形式的,一般分为“一人哭唱”和“两人哭唱”两类。 


    传统戏曲 
    土家族的三棒鼓,古时称为三仗鼓,大约是在明代传入我国,并渐渐成为了观众十分喜爱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。每逢春节的时候,表演的艺人都是结伴走村串寨的拜年,并且挨家挨户的表演,观众不分贫富。当来到贫寒人家,艺人们还会将从别家收到的礼品相送,表达了人人过节均高兴的愿望。这种形式充分体现看土家族的热情好客与心地善良的民族性格。三棒鼓大多时候是由三至五人表演,其中一人击鼓唱词,一人锣鼓配乐,一人耍花棒。表演打三棒鼓时极重技巧,精神需要高度集中,并且用力适当、贯通一气,与演唱者保持默契的配合。 


    传统建筑 
    土家族习惯住在吊脚木楼,更喜欢群居,所以在建吊脚楼的时候都是一村连着一村,一寨挨着一寨的,极少出现单家独户的情况。现今土家族的吊角楼基本上都是木质的,按土家族的传统来说就是“左青龙,右白虎,前朱雀,后玄武”。土家族吊脚楼最基本的特点为房屋均是依山而建,并且正屋建在实地上,厢房的其中一边建在实地与正房相连,剩余的三面都悬于空中,全靠几根柱子支撑。上层通风、干燥、防潮,是居室;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。


    溪布街非物质文化遗产

    溪布街是中国张家界的第一条快活老街,是第一条集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,它传承着土家民族文化,承载地旅游经济,是推广张家界文化的第一条街区。


    魅力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

    大型民族歌舞史诗——《张家界•魅力湘西》。旗下拥有享誉海内外的文化旅游演艺基地——张家界魅力湘西国际文化广场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造就了湘西独具一格的自然之神奇,而自然之神奇又造就了湘西历史、文化之神奇。

节日

    二月初二,土地神生日,作土地会。


    二月十五日,为花朝大期,幼女穿耳;男女多于此时婚配。


    三月三日,这天吃蒿子粑粑,叫“蒿子节”。


    清明插柳叶于门,谓之“清门”,取一年合家清吉之兆。又以丝棉五色纸制彩幡,挂于祖坟顶,亲族为死者祭扫坟墓,叫“插青”或“挂青”,意为挂念亲人。


    四月初八“浴佛节”。此日,农夫俱休息一日,是乡间古老劳动节。


    端午节,凡附近寺观,必印送张真人图像,至节日必悬挂堂中,小儿辈则以雄黄涂额,以避“邪毒”。当日则食棕子饮菖蒲,系艾蒿悬于门楣。永定及慈利九溪等地,喜于澧水赛龙舟。端午节有大小之分,五月初五为小端午,十五为大端午。


    六月初六日,土家人晒衣服,谓之“覃后晒皮”,传说这天是明初土家首领覃后王殉难忌日,为土家族一大民族节日。


    七月七夕,妇女结彩绸对月穿织,陈瓜果于道以祀牛郎织女。


    中秋节,土家族不兴赏月,吃月饼则是土汉共有的习俗。土家人过中秋别有特色,他们披着皎洁的月光,去冬瓜园里偷瓜,给无生育之夫妇“送子”。


    十一月十九日,为太阳神生辰,各家皆晨起焚香,极恭敬。


    腊八节,俗称“腊八” ,即农历十二月初八,古人有祭祀祖先神灵、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,有喝腊八粥、泡腊八蒜的习俗。


    十二月二十四,为小年。在桑植县有个上洞街的地方,还有姓“向”的过年比其他姓的过年要早一天,这里就有个小传说,说是以前抢匪很多,怕抢匪抢东西,所以就提前一天过年。

风俗

    哭嫁
    张家界风光土家姑娘的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。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哭起,有的要哭一月有余,至少三、五日。土家人还把能够唱哭嫁歌,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。哭嫁歌有“哭父母”、“哭哥嫂”、“哭伯叔”、“哭姐妹”、“哭媒人”、“哭梳头”、“哭戴花”、“哭辞爹离娘”、“哭辞祖宗”、“哭上轿”等等。少许的苗族也是哭嫁的。不过哭嫁仅是一种仪式罢了。


    同姓婚规
    土家族在同姓为婚的问题上十分谨慎,仅限于同姓不同宗或五服以外的通婚,五服以内通婚为大逆。事实上,即使是符合土家婚规的同姓婚姻,也还是不能为大多数土家人认同。土家族历史上的婚姻是比较自由的,男女双方经过自由恋爱,征得双方父母同意,即可结为夫妻。在恩施石窑、大山顶等地,有“女儿会”的习俗,即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,青年男女通过“女儿会”,自由恋爱,结为终身伴侣。改土归流后,土家族被迫实行父母之命、媒约之言的包办婚姻,清乾隆《鹤峰县志》载:“至于选婿,由祖父母、父母主持,不必问女子愿否。如女子无耻,口称不愿,不妨依法决罚,一与聘定,终身莫改。”


    土家过赶年
    土家族团聚过年有其独特的习俗:若腊月大则二十九过年:腊月小则二十八过年。土家人把提前一天过年称之为“赶年”。

 
    命字
    命字俗称取号,男子多用朱漆金字木匾迎亲,迎亲前一日,亲友鸣鼓奏乐将木匾送至新郎家中。父亲率新郎拜领,谓之拜号匾,拜毕将匾悬挂于堂壁,谓升号匾。升号匾要三吹三打,鸣炮奏乐。鸣炮后,设筵堂中,挑童子九人加新郎共十人,叫做“陪十兄弟”,并且称十人中新郎为“状元郎”。


    九子鞭
    九子鞭又叫“天神鞭”,流行于汉、白、土家各族民间,尤以白族人民最为喜爱,他们把幸福、吉祥寄托于神灵,为取悦神佑,伐深山紫竹,竹顶开孔,内置九枚铜钱,鞭长约1米到1.5米左右,大小以本人手握为适,饰以花穗赤绸,紫里带红,十分醒目。打九子鞭既可独舞,又可群舞,少则一人,多则上百。表演者手握鞭杆,伴着唢呐不停舞动。方法有单手拍,双手舞花,盘绕。时而在脚外侧或内侧拍打,时而又在肩上臂上轻敲,动作优美而粗犷。鞭杆舞动,古钱相擦,发出的响音富有韵律节奏,颇为动听。动作有“天女散花”、“姊妹相会”、“雪花盖顶”、“拦门左右”、“螃蟹夹草”等。


    土家祭祀
    土家人祭土地神,是为了祈求作为一方之主的土地神保佑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,也保佑一村人平安、驱邪护村。土家人对土地神十分虔敬,凡土家族地区每村每寨都有一个或多个土地庙,随处可见。土地庙形式多种,有用大理石精心搭建的,也有用四块粗毛板搭建的简易庙或依山洞岩屋而建的土地庙。


    高花灯
    高花灯是流行于永定沅古坪一带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。表演时,十二人至十四人不等。配有锣、钹、唢呐、鼓等乐器。每人手中拿一盏纸扎灯笼,内点蜡烛两根,顶扎一木偶像,用五色纸剪成戏文故事如“八仙” 、“瓦岗寨”,“梁山英雄 ”之类。高花灯表演有一套程式,要求东起西落,进一个“半边月”,出一“月团圆”,舞个“太极图”。亦可进民房表演,叫“愿灯”,多为祝福、还愿或为某家喜事凑趣。打吆喝、打口哨则只能到户外表演,叫“众灯”,是让大家看的。


    摆手舞
    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舞蹈,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。歌随舞而生,舞随歌得名。摆手舞又名“社巴”,整个活动以祭典舞蹈、唱歌等为表演形式,以讲述人类起源,民族迁徙,英雄事迹为内容。祭礼仪式毕,由“梯玛”或掌坛师带领众人,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,唱摆手歌。土人作战前跳此舞以助长士气。摆手舞分单摆、双摆、大摆手、小摆手数种。跳摆手舞击大鼓、鸣大锣,气势宏浑壮阔,动人心魄。舞蹈时双手呈同边摆动,踢脚摆手,翩跹进退,成双成对,意境生动。摆手舞不仅是民间一种娱乐和健身性质的体育活动,亦是舞台上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,正是“摆手堂前艳会多,携手联袂缓行歌。鼓锣声杂喃喃语,袅袅余音嗬呓嗬。”


    三棒鼓
    三棒鼓,唐代称三仗鼓,约于明代传入本境,并逐渐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。每年春节,艺人们结伴走村串寨拜年,表演对象不分贫富,户户必到。如遇贫寒之家,表演者将别家赠送的礼品相送,意在人人过节欢喜。充分体现出土家人热情好客,心地善良的民族性格。对加强民族间团结有一定的作用。三棒鼓通常由三至五人组成,一人击鼓唱词,一人锣鼓配乐,一人耍花棒。花棒三根,长一尺,舞者左右各执一根,将另一根抛在空中,左右开弓,击打空中花棒使之不落地。


  • 经典路线

    找寻最合适您的经典旅游路线

  • 门票预订

    及时了解各大景点门票享受最优质购票体验

  • 酒店客栈

    寻找既实惠又可以居住在风景里的住宿环境

  • 餐饮美食

    为你提供武陵源最全的美食攻略

  • 购物指南

    为您提供最专业的购物资讯信息

  • 夜生活

    浪漫无处不在,带您沉醉在美丽的武陵源

  • 旅游租车

    城市全覆盖,车型任意选,手续便捷,服务保证

世界自然遗产

World Natural Heritage

世界地质公园

World Geological Park

国家森林公园

National Forest Park

国家级风景名胜区

National Park of China

国家5A级景区

National Tourst Attraction